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产经 > 能源

煤电两大主业协同发展,永泰能源储能项目明年投产

时间:2023-05-26 10:24:02 来源: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实习生魏乾坤 北京报道

5月23日,永泰能源(600157.SH)召开了业绩说明会,对公司储能转型发展2022年度经营情况以及2023年度经营目标进行了解释说明。

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5.6亿元,同比增长30.81%,实现归属净利润19.09亿元,同比增长69.3%。对于净利润增长的原因,永泰能源表示,主要系当期煤炭采选业务焦煤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及产销量同比增加所致。

分业务条线来看,永泰能源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6.92亿元,同比增长26.17%,电力业务营业收入157.24亿元,同比增长34.88%,石化业务营业收入54.68亿元,同比增长85.26%。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储能转型。永泰能源董秘李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大力提升在储能装备研发、电池生产与集成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在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产品研发与技术迭代能力。

海则滩煤矿建设持续推进

永泰能源有煤炭与电力两个主营业务板块,形成了煤电板块互补的总体经营格局。在此基础上,公司充分利用煤炭洗选副产品,加大对所属各电厂供应,发挥煤电板块互补的综合管控优势,统筹平衡运营资源,确保了主业协同发展。

据了解,公司拥有煤炭资源量总计38.57亿吨,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和澳洲地区,其中优质焦煤资源量共计9.33亿吨,优质动力煤资源量共计29.24亿吨。

2022年,受煤炭供需关系紧张、长协煤和市场煤价差大等因素影响,公司所属电厂长协煤签订量和履行情况不及预期,与周边同类发电企业水平相当。2023年,公司把长协煤争取作为重点工作,按照发改委等部门文件要求,公司所属电厂克服各类困难,全力对接煤源,推进长协煤签约量,共签订全年长协煤总量1728万吨,实现了长协签订全覆盖。2023年一季度,公司所属电厂加强与重点煤企及燃料供应商深度沟通,全力提升长协煤兑现率,全面降低燃料成本,各电厂长协煤履约兑现率超过80%,电力业务经营效益持续改善,目前长协煤兑现比例还在增长中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年产600万吨优质化工用煤及动力煤的海则滩煤矿建设,该项目为国家北煤南运大通道浩吉铁路的重要煤源点和陕北煤化工的重要原料供应点,在全面投产和充分释放产能后公司煤炭总产能规模有望突破2000万吨/年,其投产后所生产的6500大卡以上高热值优质动力煤可直接通过浩吉铁路运往公司所属河南和江苏地区电厂,满足公司所属电厂大部分用煤需求,大幅降低发电成本,实现煤电一体化发展;同时公司所拥有的1座5万吨级和1座10万吨级长江煤运码头,有利于构建公司煤电联营。

永泰能源表示,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复苏势头进一步增强,基建投资仍将是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焦煤预期将呈现供需双强格局,且供需总体处于紧平衡,焦煤价格预期也将保持较好水平。

至于电力方面,2022年度,公司所属电力业务实现发电量35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5%,售电量339.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5%。

业绩会上,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公司所属电力机组单机容量大、技术参数高,所属燃煤机组发电煤耗低,均实现了超低排放,2022年所属燃煤机组供电煤耗为295克/千瓦时,较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煤耗301.5克/千瓦时低6.5克/千瓦时,全年可节约标煤约20万吨,在实现降耗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发电成本,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储能项目将于明年投产见效

目前,永泰能源积极布局储能行业,确立了聚焦全钒液流电池、构建储能全产业链的转型目标。2022年8月,永泰能源与海德股份共同出资设立德泰储能。

公司将全力提升现有能源产业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全面打造成为清洁、高效的综合能源企业。同时,大力提升公司在储能装备研发、电池生产与集成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力争在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产品研发与技术迭代能力。”永泰能源董秘李军介绍道。

作为当前液流电池中最长、技术最成熟、回收利用率高、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储能技术,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环保等诸多优点,政策端对储能安全性要求的收紧让全钒液流电池发展迎来风口。根据麦肯锡预测,预计2031年全球全钒液流电池装机容量将达32.8吉瓦,国内2030年全钒液流电池装机量达24吉瓦。

据介绍,永泰能源正在全面进行一期3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一期300MW/年新一代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等各储能项目建设,相关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陆续投产见效。上述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2亿元以上,年利润预计可达1.2亿元以上。

在钒电池核心技术端,公司通过与具有研发优势和先进成果的长沙理工大学合作,取得了十项全钒液流电池相关储能先进核心专利技术,涵盖了从电池系统到电堆结构、改性电极、交换膜等全钒液流电池核心应用范围。同时,公司聘请贾传坤教授为储能装备公司下设储能研究院院长,大力提升公司在储能装备研发、电池生产与集成等方面的科研能力。

公司副董事长常胜秋在业绩会上提到,“目前公司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发展架构与布局已经基本形成,并正在全面进行各储能项目及生产线建设,预计相关项目将于2024年陆续投产见效。

此外,据常务副董事长窦红平透露,公司通过合作方式积极探索向抽水蓄能、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等其他储能技术拓展,作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全产业链发展的补充。相关抽水蓄能项目正在积极筹划中。

展望未来,常胜秋表示,公司力争2025年储能产业形成规模;2027-2030年进入储能行业第一方阵,实现全钒液流电池市场占有率30%以上目标,成为储能行业全产业链发展领先企业,储能板块规模与现有煤炭及电力板块规模相当,从而形成“传统能源+新型储能”双轮驱动发展的新格局。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更多新闻

• 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 • 深公司早报|格林美拟在印尼合资投建新能源用镍
• 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资”力 第21期光 • 一季度新签10余款新能源车型订单,武汉方鼎实现
• 华为侯金龙: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迈向 • 博菲电气: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3.9亿元 用于
• 湖南岳阳铁水集运煤炭码头开港,打造国家级北煤 • 全球能源观察丨欧美经济阴霾威胁原油需求,欧佩
• 电投能源:控股子公司获准建设红山产业风储供电 • 实施方案印发!河北5大举措助推清洁能源装备产

相关新闻

• “我的脸被虫子毁容了”……遇到千万要小心! • 买书晒书,但求一乐 篇一百零四:广东人民出版
• 芯片禁令后,美企快要撑不住了!网传拜登想求饶 • 消息称佳能将发布一支 RF 卡口变焦鱼眼镜头,采
• 比亚迪成立方程豹销售公司,并申请多枚“方程豹